理论学习

《习近平用典》

作者:郑州四中   发布时间:2015-10-29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稿经常引经据典,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用典》一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
该书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全书26万多字。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每则典故,在解读部分阐述了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出处和深邃的寓意。古圣先贤的格言警句,代表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表现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境界,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治国理政的生动教材。
1.“夙夜在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夙夜在公。”“夙夜在公”一词出自《诗经•召南•采蘩》,形容从早到晚,忙于公务。
2.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南宋吕本中《官箴》:强调领导干部要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国家。
3.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路》:强调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
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此句出自《尚书》。求备:求全责备;不及:不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别人不应求全责备,检点自身的不足总觉得不够。告诉我们要严以律己、宽以对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责备别人 ,而应该多看看自己的不足,既给人空间,促进团结,又修正错误,让人进步。”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强调治国要有定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立于高山之巅,远见卓识,不可生事,但也不要怕事。
6.“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北宋)王安石《洪范传》:强调“修心治身”是为政者的基本要求。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7.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春秋)左丘明的《国语•周语下》:强调学好难,学坏易。学好要持之以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远离落后的思想意识;学坏是一时一事的事, 稍不留神就犯错、成千古恨。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尚书•周书》:要取得伟大的成绩,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同时要勤奋努力。立志是前提,勤勉是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一事无成。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春秋)《老子•第六十四章》:强调做事情要有毅力、有恒心,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10.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北宋)苏轼《晁错论》:强调治国要有忧患意识,要有预见,把不测之忧消灭在萌芽状态。喜不忘忧,安而不忘乱,胸有成竹定天下。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强调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要在全社会形成勤奋好学的风尚,通过学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党历来重视学习,延安整风时期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执政之初提出“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每一次学习热潮,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地前进。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政治文明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习近平用典》一书思想深刻、文化底蕴深厚,给我们提供智慧启迪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办学治校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九游会j9官网ag官方第四中学 地址:河南省九游会j9官网ag官方京广北路86号 邮编:450052 电话:0371-66964516 66980959

ICP备案:豫ICP备14006035号-1 传真:0371-66964516

官方微信